農村幸福競爭力調查與發展模式之研究

本中心主持人方珍玲教授,於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止。

      台灣農業部門在各個經濟發展階段中,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與功能, 包括 50 年代進口替代時期的農業培養工業,60 年代出口擴張時期的促進工業成長,以及 70 年代工業部門由勞力密集轉向資本密集的轉型時期, 均出現農業人力與資本快速流向工業部門的現象,並於 1973 年工業就業 人數超過農民(179.5 萬 vs.162.4 萬人),我國正式轉型為工業社會(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2)。然而,農業部門長期配合總體經濟發展的政策運作結果,不僅影響國內農業內部結構的變遷,同時也導致當今農業發展的問題與瓶頸。
      析言之,按先進國家的經濟成長經驗,農業在整體經濟發展過程中, 通常會面臨萎縮部門(schrumpfender Sektor)的命運,無論是農業生產總值佔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農民佔總就業人口的比例、或是農業進出口貿易額佔國際貿易的比例,三個主要的農業經濟指標,均會呈現明顯下降的現象。鑒此,檢視我國從 1952 到 2009 年的農業發展軌跡,可發現農業在整體社會經濟的重要性,有逐漸滑落的趨勢,茲說明如下(農委會,2008 年農業統計年報): 一、農業生產總值佔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由 32%降至 1.69%。 二、農業就業人口數佔總就業人口的比例,由 56%降至 5.14%。 三、農產品出口值佔出口總貿易額的比例,由 96%降至 1.51%;而農產品進口值佔總進口貿易額的比例,則由 32%降至 5.04%。 儘管農業部門萎縮為多數國家在經濟成長過程中的普遍現象,但是若進一步解析我國農業結構發展的問題時,卻可發現台灣農業面臨著特殊的結構性瓶頸(strukturelle Engpaesse),特別是農場經營規模狹小、農業勞動力老化、農民普遍兼業化,及農民所得偏低等交錯複雜的農業結構失調問題,均構成日後我國農業發展的內部障礙(王俊豪等,2003)。 
      有鑑於「經濟競爭力」的評估,多年來一直備受朝野和輿論重視,但經濟競爭力強、經濟成長亮麗不一定是幸福保證。根據 2008 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公布,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家前十名,依次為丹麥、瑞士、澳大利亞、冰島、巴哈馬、芬蘭、瑞典、不丹、汶萊、加拿大,前述十大幸福國家共同的特色是人口少、生活自由、經濟富裕、教育普及且文明先進。
       然而,傳統的國家發展(農村發展)理論目標,採取較為消極的發展 思維,主要在於消彌或減緩人民遭受飢餓、貧窮和傳染病等發展問題,故多採取如何增加財富的經濟成長策略;相對的,近代的發展理論,則著重在更積極的發展目標上,亦即以提高人民的幸福感作為施政的目標,因為在經濟生活的富裕之外,精神層次上的快樂才是更基本的價值。 
       在上述名列前十名的國家當中,其中最顯眼的特例,卻是被列為貧窮國度的不丹王國。有鑑於不丹王國緩慢中成長,物質貧困但心靈富裕的另類發展模式,不僅引發了世界各國的關注,更造成國際社會反思以經濟成長為主軸的發展策略之侷限,進而倡議以國民幸福總值(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取代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之發展思維,以更為全面且真確地衡量一個國家、地區或群體的發展成果。
     「幸福指數」的口號,瞬間受到關注,相對地卻發現文明越見發達後, 反促使人們驚覺幸福感的消逝;即便是國內生產毛額(GDP)名列前茅的富裕國家,最幸福的國度如丹麥、瑞士等國,大都是生活教育普遍強調接近大自然的環保先鋒國家,而非工商業發達且競爭力超強的大國。幸福是 人們對生活滿意程度的一種主觀感受,所謂幸福指數,就是衡量人民從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主觀指標數。不論是「經濟競爭力」或「奉獻力」,終極的目標都應在反應人民生活福祉,或者是幸福、快樂。經濟競爭力高或許會有較富裕的生活,但物質享受和錢財多並不一定代表幸福多。 
      檢視過去傳統的經濟成長思維,多由國民生產毛額(GNP)的高低來判斷國家、地區或產業部門的發展程度,對於農業的產業價值之認定,亦由農業產值佔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例來判斷農業對於整體社會經濟的重要性,並將其視為萎縮中的產業部門。然而,從農業多功能性的角度來看,農業發展所營造出的三生一體之聯合產出,已遠遠超乎其經濟產值的狹隘貢獻。 
      有鑑於不丹國王 Wangchuck 於 1972 年提出的國民幸福總值(GNH)之發展思維,不僅比國民生產毛額(GNP)更為全面衡量一個國家、地區或群體的發展成果,更可以真實反映出國民的生活品質與主觀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SWB)的實質感受。
      近年來,快樂(happiness)的議題,已逐漸為國際社會所重視,其中, 國民幸福總值或國家快樂指數(GNH)通常是採用大規模的跨國調查方式,透過受訪者自評式(self-reported / self-ranked)的問卷來測量整體國民的快樂表現。有關國民幸福總值(GNH)的跨國研究成果,Veenhoven(2007) 指出目前已有 95 個國家擁有 25 年的追蹤調查成果,其中 11 個已開發國家的 GNH 研究成果,更有悠久的發展歷史。 
      基此,農村幸福競爭力的發展策略,應該定位在追求農村地區最多數 人的最大快樂,亦即最大快樂原則(greatest happiness principle)做為農村發展的指導方針。故本研究有鑑於農村發展政策思維的轉折,從農村的另類發展模式來看,台灣自 2010 年通過農村再生條例,進行農村再生計畫, 目的在讓農民、農村、農業都能得到最有利的發展,並兼顧生活、生產與生態的發展,這一切無不希望農村居民能在自己的家鄉,營造一種幸福感,這也才是台灣農村競爭力的動能。
      在上述的導向與思維中,有鑒於政府對於農村地區,投注相當的心力與資源,然而,由於投入鄉村的資源雖然五花八門且內容不盡相同,但目標應該都是為了振興與活化農村,讓居民能更安居樂業,但投入成效究竟如何,實應有一套較具客觀性與系統性的指標以為評估之依據。另外,農村地區因地域環境、產業或族群文化的差異,實有必要了解各類型農村居民對幸福感受的差異性,達到因地制宜的發展,以作為未來農村再生計畫的推動方向,並進而發展各農村社區的獨特性,故此議題的研究實為刻不容緩。 
      因此,農村幸福競爭力之研究,主要在於測量與評估臺灣農村地區的 國民幸福總值,據以彰顯農村幸福的競爭力。故本研究計畫的目標,期以學術性觀點切入,蒐集國內外的相關文獻,以作為分析幸福感的內涵基礎,對農村幸福指標進行設計;其次再針對已實施培根計畫的社區進行調查,並對於農村在農村再生的相關的輔導與支持後,居民對自己環境與生活感受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