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中心主持人方珍玲教授,於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止。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在於透過有效方式來評估政府相關委託勞務案之執行績效。試圖引進績效評估相關理論深化考量政府委託計畫之特殊性,運用更貼近政府使命和施政要領的構面及參照效標來評估政府委託計畫之成效 。 因而在本年度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102 年度「青年返鄉從農在地經營輔導示範計畫」勞務採購案為例,進行計畫執行績效評估,研究目的包括:
(1) 綜合農委會 之 相關政策規劃,建構「青年返鄉從農在地經營輔導示範計畫」之績效參考構面及 指標;
(2) 結合農民輔導與農業推廣理論,並採用 AKIS 體系同時考量了公部門(政府)、 私 部門(企業) 、 第三 部門(企業)及 利害關係人(農民)間之連結,從認識喚醒、才能精熟、問題解決、知識創造等四層次來檢視青年農民輔導績效。
除了首先蒐集國內外專案計畫執行之委外績效評估之相關資料,會進行次級資料之彙整與分析,主要針對 102 年度中國生產力中心「青年返鄉從農在地經營輔導示範計畫」參與學員及 陪伴師 進行輔導問題及解決對策之對照分類,依據「生產管理」、「市場行銷」、「人力資源」、「創新研發」、「財務管理」、「資訊管理」等六大類 進行分類和編碼;共計歸納診斷導問題-解決對策之編碼數:生產管理類編列 449 項;市場行銷類編列 215項;人力資源類編列 105 項;創新研發類編列 131 項;財務管理類編列 108項;資訊管理類編列 82 項;其他類 28 項,共完成編列總數為 1118 項 。建立多項衡量指標並作為評估依據,包括學員診斷輔導問題、學員的輔導績效(年齡、農民學院上課次數 班級、 包裝設計數量、 改良場協助新品種技術數量、拓展通路個數、是否成功加入產銷班 有加入需求者 ) 、加工產品研發等) 和陪伴師本身之相關效標(陪伴師的性別、年齡、教育程度 、服務單位、現職 退休、 年資、人員特性、專長、專長作物、專家等級)等,完成初步之多項衡量指標建立及簡要評估分析。
輔以後續之問卷調查與深入訪談,問卷調查抽樣對象為接受中國生產力中心輔導之青年農民 100 位;再深入訪談參與 102 年度中國生產力中心計畫被輔導之所有青年農民、 陪伴師 及承辦人員,針對專案執行進行質性分析;最後再進行專家焦點座談會,將所有資料進行彙整後作為後設評估之多元資料,最後完成分析內容之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