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 : 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的產業創新

活動日期:2021年11月17日

活動地點:線上進行(使用google meet)

活動內容:   

1.中都農業合作社之介

中都農業合作社目前社員人數有30人,準社員有166人,其經營項目有農產品生產、農產品初級加工、農品運銷、接受政府機關委代辦。而其農產品生產,如雜糧是以大豆契作為。

2.介紹農業合作社扮演的腳色

合作社透過考量生存權工作權、土地使用來降低勞動力又不破壞市場行情機制達成永續生產,要在這個領域賺更多,需要更多資本投資,不能因為基本競爭就把人本奪取。

3.講述台灣農業所面臨的困境

面臨的困境如田地分散、高齡農友(生產者平均年齡62歲)、小地主(不是常態分布、兼業農民居多,…..等。那如果以從合作社角度來看,解決的方法種植的不只是植物,還有產業轉型、土地利用和在地長照。農業型態的老舊,農們不願輕易改變的心態等問題,以合作社角度來看,需要整合資源來提供農友改變的誘因,誘因包括收入增加、方便動力、健康(在地老化、一般化)、自信(公民、賦權)等等。

4.介紹台灣大豆的生產及所遇到的問題解決方式

台灣一年種大豆、小麥,可能一年兩,但效率比較差·而大豆的耕作優勢有:種植經驗、機械化代耕、機械化乾燥、廣泛的被消費、政策支持度高。而面臨到國產農產品自給率低的問題,合作社可以充當農民之間很好的橋,能共同制定規則,提供給農來一起實施相關項目,如提供優良種子、種植教材、大豆種植課程、田邊種植輔導、田邊濕豆分收購…..等,目標是讓農民跟著做就可以跟著賺錢。國產雜糧會面對到沒有量、品質不好,解決方法是需要委外檢驗與自己的檢驗,經過生產、質變、加值之後,農產品就能變成精。

5.對於環境永的理念

永續經營模式應該包括生產者、消費者、環境。農民們也認知到農業工作是社會分工的一部份,而生態友善的耕作方式包含漸近式降低化學肥料 等。

「當農產品透過育種者的努力、細心的耕作、初的加工、品牌與市場的布局、品味的訓練、品格的建立,那就不再僅是商品,而會是一種深刻的飲食文化、一種強大的國民素養。」講者以此作為結語,代表著參與農民合作社經營的社員,對農業的期待不僅僅有收入,更多的是對農作物永經營的期待。

6.線上農場導覽

專員利用遠距的方式讓學生們看到農田,觀看種植各種不同大豆的田地,並且有說明到關於新品種的田間示範,那這是是針對各個地區適合種植的作物,所做的田間示範。

 

4.4

專員利用鏡頭,在線上為老師和學生們進行農場的導覽,看農田的實際樣子。

 

4

此次演講模式為線上,因此讓學生們全部開啟鏡頭並截圖做為大合照,為此次演講留下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