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如何進行資料整理與量化分析

活動日期:2022年11月14日 

活動地點:線上進行(使用google meet)

活動內容: 

一、理論介紹

廖苡全老師是國立東華大學的助理教授,他從統計基本理論開始向同學介紹。先從尺度的類型—名目尺度、順序尺度、區間尺度、比例尺度講起,不同的測量尺度所應用的統計工具會不同,應變數的測量尺度可能為連續型、類別型、或者有沒有包含截斷點,配合著自變數是連續型或類別型,所應用的統計模型會是迴歸、ANOVA、或者Tobit等等,讓同學明白瞭解自己的資料屬性非常重要。

另外廖老師也講解了問卷設計,在問題的措辭方面必須簡單、且不能偏向某一方的填答。在進行關聯性分析時,必須小心虛假相關,如果沒有合理的解釋,那這樣的相關會毫無意義,只是碰巧同時發生而已。

二、實際操作

廖老師請大家先下載spss,並給大家一份excel檔,一步一步教大家進行操作,SPSS的介面其實相當人性化,大家按照廖老師的指示,可以統計出最基本的標準差、變異數、最大小值等結果,同時老師也為大家介紹迴歸分析的部分,迴歸分析為描述解釋變數有不同值時,反映變數的值怎樣跟著變動。由SPSS可以很快地就得知迴歸分析中的截距項、係數、R平方等等,並且有沒有顯著。

SPSS是個很實際的應用軟體,同學們未來在論文上都有可能會應用到,比起自己花時間摸索很久,在一開始就由專業的人帶領更能幫助同學快速吸收,很感謝廖老師這次給大家分享內容!

圖片1

廖老師開始為大家進行演講。

圖片2

廖老師講解問卷的題目設計。

圖片3

全班與廖老師之合照。